用真爱呵护生命的成长
看了这个题目,也许老师们都会说,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教育离不开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个理我们太清楚了;作为家长也许会说,难道我还不爱自己的孩子吗?孩子是我生的,我对孩子付出了全身心的爱,孩子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我都了如指掌。的确,可以百分之百地相信,父母是爱孩子的。但现实是什么呢?常常听到一些老师和家长诉苦: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心里都想些什么,你明明是为他好,可他却不领情,有时还和你对着干。唉,真的好无奈!最近读了孙云晓写的《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我也更加懂得了教育这门深具魅力的功课,就其本质而言,教育就是唤醒,是解放,是发现,是选择,具体表现为先进的教育观念与科学的教育方法。
“两种爱心,两种命运。”在我们的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爱”,实际上只是将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或者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关怀等,这些都不是真爱。所谓真爱,就是把孩子当作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是纯粹的、理智的、科学的爱。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什么?那就是拥有一颗自由的心灵,获得自由的发展。一个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心灵的长期压抑,压抑的结果必然是心灵的扭曲。而扭曲的心灵,犹如人工培养的盆景,虽然有时也有一种独特的美,但终究是病态的,不健康的,不自然的。孩子需要自由地呼吸空气,你把他限制得死死,叫他如何发展?真正爱孩子要首先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成长总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当你觉得孩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时,不要灰心,更不能一下子把孩子打入另类,要耐心等待。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慢慢长大,他会明白你的好意,也会真正理解一些事情。教育常常是三分教七分等,在等待和帮助中让孩子成长!
信息技术课程的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是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通过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水平参差不齐,分层教学能够保证所有学生在一定的知识水平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与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重在实践,它是一个“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个性教育,其宗旨是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我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提高,在具体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进行实践的锻炼,增强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学习了每一模块或某几个模块后,在要求学生完成的综合性练习或作业中,可以给出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做。比如,在学完Word后,针对低层次、中层次、高层次的三类学生,可以布置以下三种类型的作业:
低层次组:提供一个图文并茂的样本及样本中所需的素材,让学生模仿着做出样本的内容。
中层次组: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的素材库,再提供几个样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素材,参考教师提供的样本,完成自己的作品。
高层次组:给学生提供或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任务,如:出一期班级小报或制作一份电子贺卡,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如:要有艺术字、分栏、插图、文字内容、自选图形、背景等,要采用多种字体,整体上要协调、色彩要漂亮、版式布局合理等,并让学生根据任务独立搜索素材,完成作品。学生们乐在其中,心情愉悦地完成学习内容。
这样的分层教学能够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动手实践的乐趣,在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也会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