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知识(3)
时间:2010-07-03 13:25来源:未知 作者:五里河 点击:次
开阔地 地震时,在开阔地是较为安全的地方,但要注意躲开密集人群,就地卧倒或蹲下。 山区 正在山区遇到地震时,有可能遭遇到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开阔地
地震时,在开阔地是较为安全的地方,但要注意躲开密集人群,就地卧倒或蹲下。
山区
正在山区遇到地震时,有可能遭遇到山崩、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若山体为岩石,有可能产生山崩和滚石,此时躲避要沿着与岩石滚动相垂直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若山体为沙土,则易发生滑坡,此时应尽量躲开山体陡峭或沟谷之处,向地势平缓处转移。
海边
在海洋或海岸附近发生的地震有可能引起海啸,因此,当感觉到地震时;当发现不符合正常潮水涨落规律,海水突然退潮或涨潮时;当发现远处的海水形成墙一般的涌浪朝海岸方向运动时;当发现海水发生不明原因的浑浊现象时;在海滨的人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高处转移,以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的袭击。
水边
如地震时在河边,应赶紧向地势较高的安全地方转移,以防地震造成上游水库溃坝形成洪水。如在湖边或水库等大面积水泊附近,也要迅速转移、远离水边。因为地震或地震后的山崩滑坡有可能造成水体涌动形成大的涌浪而对水边的人造成威胁。
商场、书店、展览馆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悬挂物。
行驶的公交车内
司机应及时选择安全地点停车。乘客要抓牢扶手或座椅靠背,以免摔倒或碰伤;尽量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学校
地震时最需要的是教师的冷静与果断。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设防、应急避震知识,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演练。地震发生时正在上课,学生们可以迅速抱头、闭眼、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决不可乱跑涌向出口或跳楼。地震后要在教师指挥下或按平时演练的要求迅速有秩序地撤离教学楼。若地震时在操场或室外场所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可蹲伏地下,双手保护头部,不要回到教室去。
火灾时的逃生
地震引起火灾时,首先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浓烟的薰呛。一时弄不到湿毛巾的,可用浸湿的衣物等代替。如果火势较大,环境温度很高,可用水淋湿衣服或用淋湿的棉被裹住身体隔热,并逆风匍匐逃离火场。一旦身上起火,可用在地上打滚的方法灭火。
遇到有害气体泄漏时的逃生
首先要弄清风向,要用湿布捂住口鼻,逆风逃离。注意不要使用明火,以免引发可燃气体的燃烧或爆炸。
地震后的紧急撤离
一旦震动停止,就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警惕余震的再度袭击,防止更大损失发生。
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千万不要坐电梯。如果遭遇电力中断,应用手电筒等照明,如果没有灯光照明,可顺模着楼梯靠墙的一侧下行,因为楼梯的扶手一侧有可能在地震中损坏,在没有光亮的情况下,沿楼梯扶手一侧行走容易发生意外。
要听从救援人员的指挥疏散。千万注意,携带物品要在满足必需情况下尽可能地少。避难时要徒步,不要开车,因为,地震可能造成道路破坏,或者大家都开车造成交通拥堵,结果非但自己不能到达避难地点,也给社会抗震救灾工作带来困难。
三、地震自救互救知识
被埋压时最重要的是镇静
震后如果被埋,一定要镇静,最重要的是树立生存信心,沉着冷静。相信你一定会被救出去。震后余震不断发生,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外界救援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要尽量使自己心情稳定下来。坚定信念加上正确自救方法就有希望获得生还。有人观察到,在大地震中,不少遇难者并不是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丧失信心,在极度恐惧中乱喊乱叫,自己“扼杀”了自己。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另外,大喊大叫时,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害。正确的态度是在恶劣的环境中,要始终保持镇静,分析处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被埋压时的自救
首先要改善自己的所处环境,挪开头部周围的杂物,保持呼吸畅通,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如果手脚活动方便,可用砖、木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使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如果受伤,要用简易的办法包扎好伤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
要节约饮食,应急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使用,并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延长生命的作用。
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一时被埋压、又不能自救脱险时,千万不要哭喊,切忌心情急躁和盲目行动,也不要拼命挣扎,要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当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崩溃。对生存获救要有信心。要谨防烟尘呛咽窒息的危险,可用毛巾捂住口鼻,尽量想法摆脱困境。不得已需留在原地等候救援时,不可盲目呼救和挣扎,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并寻找一切可以充饥的物品;利用一切办法与外面救援人员进行联系(如敲击器物),积极主动配合地面营救。如几个人同时被埋压时,要相互鼓励,团结配合,等待救援。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