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生活百科 > 科普知识 >

地震科普知识(9)

时间:2010-07-03 13:25来源:未知 作者:五里河 点击:
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莱姆病、疟疾、登革热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地震后
  
  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莱姆病、疟疾、登革热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地震后,由于居住和栖息环境简陋,容易发生虫媒传染病。
  最常见的虫媒传染病主要有以下2种: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俗称“大脑炎”。好发于儿童。传染源主要是家畜(猪、牛、羊、马)和家禽(鸭、鹅、鸡等),受感染的人或动物血液中的乙脑病毒,必须通过媒介昆虫叮咬才能传播。最早的表现是发热,体温迅速升到39℃~40℃以上,体温越高,病情越重;伴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婴儿则可表现为前囟门的隆起,婴幼儿高热时还会伴有抽搐、惊厥;乙脑病人会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从嗜睡到深度昏迷,还可伴有抽搐、癫痫样发作。
  一般患者愈后良好,重症患者可引起死亡。部分病人可能遗留后遗症。治疗以对症为主。在夏秋季节,一旦出现高热、头痛、恶心、呕吐情况,要想到乙脑,不要乱用感冒药以免耽误治疗。
  疟疾
  疟疾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也可通过输血、器官移植或共用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传播,还可通过母亲向胎儿传播。患者可出现寒战、发热、出汗、疲乏、头痛、肌肉痛、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寒战、高热与出汗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是疟疾的特征。患者还可能伴有贫血和黄疸。恶性疟疾可引起重症疟疾,如脑型疟疾等。
  大多数患者愈后良好。恶性疟疾,特别是婴幼儿患者以及耐多种抗疟药的恶性疟疾可发展为重症疟疾,如不能及时治疗,会引起死亡。
  虫媒传染病预防方法: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虫媒传染病,应采取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控制和管理传染源,隔离病人。在受灾群众聚居区和部队宿营地,清扫卫生死角,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滋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洒灭蚊药,切断传播途径。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在草丛、和林间休息,以防被蚊虫叮咬,夜间睡觉挂蚊帐,露宿或夜间野外劳动时,暴露的皮肤应涂抹防蚊油,或者使用驱蚊药。不要裸脚蹚水,不要再不明情况的水中游泳洗澡等。根据疫情监测动态,及时给易感人群接种乙脑疫苗,提高免疫力。
  毒虫咬伤
  灾后户外生活,被蛇、蝎、蜈蚣等毒虫叮咬伤害的几率大大增加,被叮咬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治疗方法:如被毒蛇咬伤,应立即用绳带在伤口上方缚扎,阻止毒素扩散,并尽快送医院救治。在紧急情况下,可用肥皂水清洗伤口,用口吮吸毒液(边吸边吐,并用清水漱口)。如有蛇药,可按说明外涂或口服。
五、灾后心理健康
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
  面对突发性灾难,目睹或经历了灾难性的场面,瞬间面对阴阳两隔的无情事实,一些人困扰于灾难事件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心理受到严重打击,处于心理危机状态(心理应激)。具体表现为心情忧郁、情绪激动、焦虑、思维混乱、精神紧张或有强烈的崩溃感等一系列心理情绪失衡的表现,尤其以紧张、无助、惊恐为主。在这种状态下,个体遭遇危机导致人格在一段时间内的混乱和解体,不能有意识的主宰自己的生活。影响人们心理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们因这种破坏所产生的害怕、震惊、悲伤的感觉,而不是破坏本身。
  灾民及其伤病者因为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处理经验,在经历伤害及灾难性打击后,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不懂如何处理地震灾害所引起的反应及创伤。其实,这些强烈压力反应是人们在实现重要生活目标时遭受挫折,或其生活周期和应付刺激的方法受到严重破坏时的正常反应。大部分人在经历了地震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扰,通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渐渐地平静下来。面对灾难,心理应激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呢?
灾民在地震灾害中的心理创伤和反应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震惊期、修复期、重整期。
  震惊期:通常为数分钟至24小时。
  修复期:约为数天至数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
经过震惊期后,灾民渐渐恢复理智,也开始接受灾害发生的现实。他们开始进入另一阶段,慢慢学会处理和接受地震灾害所引起的各种后果和创伤,这个过程为数天至数个星期或数个月不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灾民的自我压力处理,以上的反应会慢慢平复。虽然仍不时想起不幸事件,但逐渐能控制情绪.集中注意力面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再被回忆所困扰。
重整期:数星期之后
灾民在修复期后,开始重整自己的生活。并能从地震灾害中得到正面的人生体验.增强自己应对危机的能力。在这一阶段,伤病者能克服灾难所带来的困扰,走出阴霾,继续投入正常生活。
  以上三个阶段是心理危机的一般过程,严重情况下会出现应激相关障碍。应激相关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过去也被称作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一般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和适应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通常在受到地震、海啸等严重的精神刺激后数分钟和数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出现异常,比如情绪躁狂和抑郁,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等,还可能有明显的精神异常。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属于延迟性心因性反应,多在震后数月或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出现“闪回”现象,即灾难发生时的情景反复在脑海中重现,同时面临灾后的环境和周围的人群感到极大的痛苦,甚至有人会出现短期遗忘症。适应障碍一般和个体人格易感性有关系,通常在遭遇灾难后一个月内出现,六个月内可自行恢复。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